无偿献血事业发展战略思考浅析发表时间:2020-03-22 15:43作者:崔玉荣 无偿献血事业,是关系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的千秋伟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又一体现。它的出现,受到党中央的高度关注和重视,立即下发文件,各省市相继成立常设机构,迅速开展工作。几年来,我国无偿献血事业发展成绩斐然,无偿献血率持续攀升,临床用血需求明显改善,但从总体分析,我国人口献血率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还处于较低水平,季节性、区域性、特殊血型缺血会导致血液供应紧张情况的时有发生。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如何使无偿献血事业在发展中乘风破浪,稳健前进,必须抓住宣传发动群众工作这一牵动全局的关键环节,首先务必在全国各地区营造一个全民自觉、自愿、热心参与无偿献血的氛围。全民能够积极参与无偿献血的意识得到提高,将会更好的解决血源供需矛盾。到那时候,医院临床再也不用泛愁了。需求的病人会得到及时的救助。并随着科学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也得到显著提升。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实现八十岁,再也不是梦了。到那时候,我国国民经济、科技、国防等各个领域将会得到飞速发展,一个伟大的民族将会自豪地屹立在世界东方。 一、 人民群众参与无偿献血的意识显著提高 1.参与无偿献血,已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一件极其普通的事,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2.参与无偿献血,已成为人民群众自身健康的需求和理念。 3.参与无偿献血,已成为人民群众奉献爱心的追求和最崇尚的美德。 二、 实现无偿献血良好氛围的有利条件 1.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经济的发展,对人类文明和人的思想意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和促进。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国民经济在飞速发展,驱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三大马车在飞跃,各项经济指标和人们幸福指数在不断刷新,一个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将在2020年全部脱贫,共同迈进小康社会。社会的发展,将会促使人的思想意识和观念发生深刻变化。而且思想变得活跃了,各种欲望油然而生。因而对新生事物的出现、理解和接受敏感了,抵触情绪少了,这是无偿献血良好氛围形成的最重要的思想基础。 2. 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为无偿献血良好氛围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思想环境。 精神文明建设与无偿献血事业的核心价值观是相同的,都是博爱、奉献,同属意识形态领域。其次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也正是无偿献血事业所弘扬的主旋律,是在加强提高公民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方面的素质。尤其是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党中央一直将精神文明建设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并取得丰硕成果,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有了根本性的改观,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雷锋精神得到弘扬,雷锋之花开遍大江南北,文明之风吹遍祖国每个角落,好人好事层出不穷,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乡村、文明家庭、文明公民,如雨后春笋。这些思想战线上的成果,无疑是对无偿献血良好氛围的形成是一个巨大的推动。 3. 社会公益组织和活动的蓬勃发展,对无偿献血良好氛围形成奠定了基础。 公益活动,是一种济民、助民、爱民的善举,是我国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并逐渐成为群众喜闻乐见,踊跃参与的自觉行为。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广大群众的思想觉悟有了显著提高,思想境界有了质的飞跃。许多群众纷纷走出家门,走向社会,自愿加入各种公益组织和活动,心甘情愿地为他人奉献一份爱心,这种现象并已蔚然成风。如环保志愿者、助孤、助残志愿者、助学志愿者、圆梦志愿者,交通安全志愿者、大型活动服务志愿者、移风易俗宣传志愿者,还有各项服务志愿者和各类文艺义演志愿者,这些志愿者参与的各项公益组织和活动,不仅对社会是一种贡献,而且是对社会文明和道德的一种滋养,无疑是对无偿献血良好氛围的形成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三、 实现无偿献血良好氛围面临的实际困难 目前我国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治氛围,虽然为无偿献血良好氛围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而且这一条件比任何时期都成熟。但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面临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因为,我们面临的是思想意识领域的难题。要想在短时期内像扫地一样,去掉人们脑海中几千年来形成的封建的旧思想、旧观念、旧风俗,那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实际做起来,比愚公移山还要难。因为,意识形态的形成是通过长久教化、沉淀而来。要转换,往往需要不断灌输新的科学知识和新的观念,配合耐心细致的政治思想工作才能见效。同时,还要有一个积累沉淀的过程,所以我们宣传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无偿献血的工作,必须做好持久战的思想准备,不可掉以轻心,麻痹大意,松懈怠慢。 四、 怎样实现无偿献血良好氛围 1. 怎样抓 总的思路:举全国之力,聚全民之智慧,上下一心,齐抓共管,狠抓落实。 推行方法:借鉴精神文明建设经验,按照党中央的部署,扎实开展,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2. 抓什么 依据目前情况看,影响无偿献血事业发展的关键是血源供需矛盾依然存在,群众没有真正发动起来。宣传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无偿献血的工作还存在短板和空间,群众中的疑虑没有彻底打消,不配合的面还很大,同时还存在思想意识、道德上的重重障碍,这些都影响人民群众的参与。所以当前的首要任务,应该是抓住无偿献血宣传,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无偿献血的工作不放,在全国掀起声势浩大的爱心献血热潮,才是重中之重。 3. 如何抓 如何将无偿献血宣传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无偿献血工作落到实处,并卓有成效地开展起来,务必抓住以下三个重要环节。 ① 齐抓共管,加强领导。 要在全国实现无偿献血良好氛围,加强领导管理,齐抓共管是十分必要的,不仅是实现无偿献血良好氛围的基础,也是无偿献血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 要形成全国齐抓共管的格局,必须实行多级、分级管理,实施责任制,各省市县政府应有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做为第一责任人,纳入政府日事议程。特别是基层单位,也应有专职部门负责此项工作的计划、目标、措施的实行。单位一把手做为第一责任人,并已签订责任状的形式实行层层负责,下级对上级负责的领导格局,并建立激励和问责机制,对宣传发动群众工作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授予荣誉称号。对宣传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无偿献血工作无做为,没有达到标准的单位,应追究一把手责任,同时取消年度单位评先资格和个人荣誉的一票否决制。只有这一格局的形成,才能实现“组织、措施、责任”三到位。宣传发动群众工作就不会是一阵风,也不会走过场,一定会抓抓实实地开展起来。 ② 坚持创新,开拓进取 要在全国营造无偿献血良好氛围,血站和红十字会担负的担子最重,责任最大,要担负起这一重任,不辜负党和人民所托,必须坚持创新,锐意进取。因为,“创新”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深刻认识和独到的见解,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的第一要务。坚持创新就是把握了发展的主动权。抓住创新就抓住了牵动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所以我们要把创新发展这一理念,贯穿于营造无偿献血良好氛围的全过程。用创新武装头脑,用创新带领团队,用创新排除万难,用创新不断创造佳绩。 用创新武装头脑和带领团队,就是告诫人们做任何事情,不要墨守成规、循规蹈矩,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新的办法和措施,随机应变。例如,宣传招募工作,以前在行动和语言上较简单,根据志愿者多年来参加志愿服务的经验,发现简单的语言招募不再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志愿者们在实践中就创新许多动人的言词和热情迎送的礼仪,在做志愿服务时运用到实际中,可以有效提升献血者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同时,志愿者们还摸索出“察言观色”、“心理揣摩”、“让事实说话,高调宣传自己”等宣传招募方法,通过相互学习,共同探讨,深入研究,将新的招募方法推广到自己的团队,进一步带领团队招募更多的献血者,从而提升街头献血率。通过参加各种大型爱心联谊活动,扩大影响,创新宣传,提高人民群众对无偿献血的知晓率,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无偿献血的队伍。 用创新战胜困难和挑战新的采血业绩,就是告诫人们,当我们面临困难和颈瓶的时候,要有敢于拼搏,敢于担当的勇气。例如,当我们遇到血液紧张时,采血重中之重就是将采血车深入单位、机关、企业、部队、学校等区域,号召他们能够组织团体献血,及时解决紧张医院临床用血需求。志愿者们也在血液紧张时,打破常规作息,起早摸黑,参与到团体献血招募及做志愿服务工作中,不畏艰辛、坚守岗位,协助采血护士高效的做好采血工作。在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下,我市采血量近几年来节节攀升,不仅满足了医院临床用血需求,还连续八年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的荣誉称号。 ③ 抓实推进,追求实效。 为了使无偿献血宣传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无偿献血工作,不流于形式,认真开展,务必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a. 明确目标。 通过举办各种无偿献血宣传活动,可以正确引导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无偿献血,让他们明确目标,逐步改善他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和移风易俗的精神风貌,同时无私奉献的情怀得到显著提升。 b. 充分准备。 首先是思想准备,宣传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无偿献血工作,是思想领域中新与旧的又一次碰撞和挑战。要取得胜利,面对现实存在的困难和阻力时,必须要做好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其次是资料准备,要组织相关专家、团队,精心编辑,汇集成册,资料应涵盖专业知识和疑虑解答,通俗易懂。最后是人源准备,因为宣传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参加无偿献血工作是无偿献血事业发展的核心工程,关系重大,必须要有一支强大、能打硬仗的思想战线的队伍。所以对人员的挑选要求很高,娴熟的业务技术和较高的政治素养必须同时兼备,方能担任起这项艰巨的任务。在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大队的管理下,增设宣传分队,含专业知识团队、思想道德教育团队、心理疏导团队。 c精准发力 宣传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无偿献血这项工作,只有集中力量,精准发力,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要充分利用新时代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新谋体和自媒体,大造舆论,进行正确引导宣传。要充分利用广场、街道、休闲、社区等公共场所,设置宣传窗或宣传栏,大造声势,达到“出门眼能看到,耳能听到”的宣传效果,真正实现家喻户晓,老少皆知。同时还要抓住一切宣传领域,要使宣传内容进入大、中、小学课堂,纳入德育教育课程中,将无偿献血知识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心里,从小萌生爱的种子。走进单位、部门、机关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尤其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知识宣讲团,思想道德宣讲团,心理疏导团的独特作用。深入城镇、乡村、社区等基层。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深入细致卓有成效的宣讲活动。切实帮助人民群众树立新观念,排除思想疑虑,扎牢自愿参与无偿献血新理念。这是宣传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无偿献血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一环,也是宣传发动群众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关键。 无偿献血良好氛围,一旦在全国形成,志愿者的招募,服务,培训,管理等工作也随之简易。 综上所述,无偿献血事业发展的战略构思,就是在全国各地形成人民群众积极参加无偿献血良好氛围。我们坚信,有党中央的重视、决策和领导,有全国各领域、部门、单位的同心协力,有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全国人民的爱心关怀和热情参与,我们的愿望一定会实现,无偿献血这一造福人类幸福的千秋伟业,一定会前途似锦,灿烂辉煌。 作者简介: 崔玉荣,历任株洲市红十字无偿献血服务大队分队长,现任培训队长、株洲市红十字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队长。曾获得湖南省优秀红十字志愿者、终身荣誉奖。曾获得株洲市无偿献血志愿服务优秀骨干奖。《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工作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一文被纳入第六届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工作研讨会论文汇编。在株洲市第二季“血站好声音”歌唱大赛获二等奖、在“热血铸丰碑公益晚会”观后感征文活动中荣获三等奖。 下一篇我在日本献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