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人象她那样,自从一次偶然的献血后,仍然坚持不断的献血献爱心,并将此作为余生追求的事业;
很少有人象她那样,即使生活境况迂回曲折,仍执著公益的初心却从不曾改变;
很少有人象她那样,数年如一日,用热心、爱心、真心源源不断的无私奉献,参与生命接力,传递人间温暖。
她叫汤兰珍,一名普通的下岗工人,却全身心致力于无偿献血事业的志愿者。从13年前第一次走上献血车上开始,她的生活从此多了一部分内容,那就是无偿献血,自此与无偿献血公益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5年,骑车路过市中心的汤兰珍,无意间看到献血车上招募献血者,从来没献过血的她,只听说献血可以救人一命的,善良的她便心念一动,立即伸出手臂献了300cc。献完之后,她觉得身体跟没献之前无异样,想着又可以献爱心挽救别人的生命,何乐而不为呢?从那以后,她便坚定了这份献血献爱心的纯朴信念。每年两次,风雨无阻的来到献血屋奉献爱心。慢慢的,献血成了她的业余“爱好”。
在频繁出入血站后,了解到专业的血液知识,汤兰珍得知血小板是抢救病人生命的黄金液体,是把血液中的血小板筛选出来,用于给白血病患者或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人输血,是一种救命血液。“只要病人需要,只要血液检验合格,可以随时随地的打电话给我”,因为汤兰珍太清楚一袋血液对于抢救病人生命,对于家庭的完整的重要性了,加入捐献血小板的机采队伍的她在符合捐献间隔期前提下,只要一有病人需要便立即赶往血站。2007年,为抢救一位不幸患白血病的花季少女,汤兰珍和几个机采队员轮流献血小板,挽救着这位少女的花样年华,让这个本已蒙上阴影的家庭重现往昔的欢笑。
每一天每一分钟每一秒,都有病人需要用血,而对于无法人工制造的血液,只能依赖爱心人士的捐献。面对仍有人对献血抱有疑惑,冬夏冷热两季总会出现的临床用血紧缺的情况,想象着病人苍白无助、渴望生存眼神,汤兰珍的心深深的揪痛着。只有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无偿献血,才有力量挽救更多的危在旦夕的生命,才能让更多家庭美满,才能让更多欢乐常驻人间。于是,汤兰珍加入了无偿献血服务志愿者协会,并且成为机采分队的队长,主动投身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活动,利用休息时间发放无偿献血宣传资料,服务献血者,跟随献血车去偏远的乡镇采血,感召和倡导更多的市民加入无偿献血这一利国利民利己的公益事业……
德不孤,必有邻。在汤兰珍身体力行的影响和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了献血队伍,就连对献血向来很有偏见的丈夫儿子也开始悄悄相约走上了献血车,年年都定期参加献血,而汤兰珍的亲朋好友看到汤兰珍每天神采奕奕活跃在街头宣传无偿献血,受感染的他们也都相继加入无偿献血队伍,伸出爱的手臂,用一袋袋温热的血液传递爱心。
汤兰珍的手机里,储存着三四百名献血志愿者的电话,每当血站临时通知有病患急需用血,她除了在献血群进行通知外,有时还需要一个个的打电话问询。有一次,在一场交通事故中大出血的病人,急需B型血,而恰巧符合要求的献血者不是正好身体不适就是不在本市,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捐献者。心急如焚的她翻开手机,什么事情也不做,一个一个打通电话,一次一次的征询志愿者,终于在打了三十多个电话后,找到了两名符合捐献的献血者。此时,她才长舒了一口气,摸着打得发烫的手机,凝重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脸。
为了奉献热血传递爱心,中年下岗后的汤兰珍,换过多个工作,但无论是哪份工作,她都以方便从事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为先进行择业,有时宁可放弃。因为在她看来,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已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成为精神上的执著信仰。十多年来,汤兰珍共参加无偿献血志愿服务达1679共小时,累计捐献全血5500毫升,血小板73个治疗量,先后被评为“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五星级志愿者”“常州市无偿献血志愿服务优秀志愿者”。人生有爱,生活才美好,社会更温暖,带着这个纯朴的愿望,已近半百的汤兰珍觉得一直走在这条无偿献血的公益路上,传递爱心为生命加油,就这样快乐的忙碌,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