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网

疫情当前,志愿服务要怎么做才能护己利人?

发表时间:2020-03-03 23:18作者:春梅

2020年的春节,是非同寻常的。

新型冠状病毒在全国范围内蔓延,在这个“非常时期”,你还敢出门做志愿服务吗?

面对这个问题,大部分人的态度是:应该理性分析、理性回答。

本期文章,就为大家理性地说一说,新型冠状病毒和志愿服务之间的那些事儿!


新型冠状病毒到底是什么?

通俗地讲:这是一种传染病的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的和2003年令人闻风丧胆的SARS一样,都是由吃野味引发的,并且都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产生威胁

但它比SARS温和得多,不会让人在三五天内就发展到病情极其严重的地步,甚至某些感染者在感染后的十余天都是不发病的。这也就意味着身边任何一个看起来非常健康的人,都可能是潜在感染者。而最厉害的是,这种病毒在潜伏期(未发病时),也具有传染性!!


新型冠状病毒,和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工作有什么关系?

一句话概括:两者之间关系密切!

志愿服务工作需要走上街头、与人们产生沟通。而“疫情”的出现让这种沟通变得困难。

首先,上街的人少了。

无论是献血者还是志愿者,“大敌当前”都会选择在家里躲一躲,上街的人少了,到街头献血的人也跟着少了,彼此间接触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

第二,不敢轻易与对方产生密切接触。

上文说到,任何一个看起来非常健康的人都可能是病毒的潜在感染者、传播者。所以无论是献血者还是者愿者,他们彼此心里都会多一层“顾虑”,尤其是献血者,他们深知自己健康才会去献血,但并不清楚服务人员的身体健康情况,所以会更加紧张一些。

第三,志愿者不敢参与志愿服务。

参加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会涉及到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到人群密集的商场等行为。这些与国家所提倡的“老老实实呆在家里”是相矛盾的,或者说是有风险的。这也让许多爱心人士打起了退堂鼓。


为何会有志愿者、献血者选择“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因为对他们而言,防疫需要他们的参与。

日前,国家卫健委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中有这样一段说明:感染病毒后,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出凝血功能障碍。

另外,在治疗上也指出,必要情况下可以使用“体外肺”进行支持治疗;而启动“体外肺”需要与输血相配合。

这也就意味着,献血者和志愿服务者都不得不要面对一个问题——无论我们是否献血、是否去做志愿服务,在疫情面前,医院对血液的需求与日俱增!



作为一名志愿者,该怎么做?

仗,得打,但是不能硬拼。

首先,理念要到位。

一是防住,带好口罩、手套,穿长袖衣服,这样可以起到抵御外敌的作用。二是杀死,新型冠状病毒怕75度以上的酒精(医用酒精),坚持用酒精消毒可以把环境中的敌人杀死。

第二,设施要完备。

棉布口罩保暖,但并不能抵抗病毒,真正能够抵御病毒的是医用口罩。无论是献血者、还是志愿者,在决定走上街头前一定要带好合规口罩,这是对自己的保护、同时解除他人心头的“顾虑”、对他人的健康负责。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在服务结束后用医用酒精擦擦手,给自己消个毒。这些都是对服务者、献血者最好的保护。

第三,态度要端正。

在此“非常时期”街头志愿者们难免会遇到一些令人不悦的眼光和言语。还有因为不了解无偿献血、不理解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途径的献血者们的担心和发问。面对这些,志愿者一定要摆正心态,耐心解答。要知道,疫情当前,那些愿意走出家门来到献血屋献血的人,一定已经克服了相当大的阻力、做了充分的思想斗争才愿意来到这里。他们心中的顾虑,需要得到志愿者耐心、认真、细致地解答,这是舒缓献血者情绪至关重要的一步!

第四,知识要扎实。

面对突如其来的疑问,志愿者是否能掌握充分的知识显得尤为重要!哪位献血者掌握的知识更加丰富、精确、科学,他对献血者来说就更值得信赖。“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第五,情绪要平和。

心急吃不来热豆腐,现在去做志愿者,每天能服务的人一定没有过去多,甚至还会比过去辛苦。可即便如此也不要忘了最重要的一件事——无偿献血是一件自愿的、利他的公益行为,不要因为我们着急,就极力“安利”他人来献血,这样反倒会起反作用力、事与愿违!



最后

送给大家一组“疫情谣言”图

见到以下谣言

请以发射火箭的速度逃离

小心误伤


【相关阅读】

新冠肺炎防控知识手册发布

我是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工作者我承诺

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李兰娟:新冠肺炎答疑10问

WHO:预防冠状病毒,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

真的?假的!


会员登录
登录
其他账号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